找到相关内容862篇,用时3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修学三种般若

    知诸法实相慧,是名般若”。诸法实相,其性本,实无有,知这无相,便是大乘平等的慧。菩萨知这慧,加以观照,而发大慈悲心,起大方便用,自行化他,就是观照般若。所以这观照般若是悲智和融的般若,既非凡夫利害参半的俗慧,亦非外道徒劳无果的邪慧,更非小乘沈空滞寂的偏慧,而是大乘菩萨观照诸法而起的大悲方便的利生济物的妙慧。大智度论说:“般若将入毕竟,绝诸戏论;方便将出毕竟,严土熟生”;就是指这观照...

  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中国佛学院

    |般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181611221.html
  • 如何奉持般若法门

    。   如果我们取著我,则起我执;取著法相,则起法执;取著非法相,则起执。然而实相是离一切,非有非,非动非静,非生非灭,非善非恶。我们住著于奇 ,那是有,而非实相;住著于,那是,...,不在义中,不在名义之间,也不离名义。如此对于般若法门,如取为如何如何,早就不是了。所以,佛说般若波罗蜜,即非般若波罗蜜。   经中又曰:“若心取,则为著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。若取法相,即著我、人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般若|烦恼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7/0747394500.html
  • 如何奉持般若法门

    通达实相,是不能著相的。  如果我们取著我,则起我执;取著法相,则起法执;取著非法相,则起执。然而实相是离一切,非有非,非动非静,非生非灭,非善非恶。我们住著于奇 ,那是有,而非实相;住著于,那是,而非实相;住于动,那是动,而非实相;住于静相,那是静相,而非实相。般若实相离我、我所、有无等一切戏论妄执。《大般若经》曰:“菩萨不住法,住般若波罗蜜。”又曰:“一切法不信则信般若,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1339816.html
  • 修学三种般若

    实相慧,是名般若”。诸法实相,其性本,实无有,知这无相,便是大乘平等的慧。菩萨知这慧,加以观照,而发大慈悲心,起大方便用,自行化他,就是观照般若。所以这观照般若是悲智和融的般若,既非凡夫利害参半的俗慧,亦非外道徒劳无果的邪慧,更非小乘沈空滞寂的偏慧,而是大乘菩萨观照诸法而起的大悲方便的利生济物的妙慧。大智度论说:“般若将入毕竟,绝诸戏论;方便将出毕竟,严土熟生”;就是指这观照般若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42843655.html
  • “大哉问与小哉问——圆融禅寺”系列之五 “大千世界入圆融”

    元璋,也就是他的“和尚爷爷”难脱干系。   朱元璋对佛教有独特而深切的自我体悟。   《心经》大谈“”,朱元璋却以为“”是“妄想之”,“真相”是存在的,“未尝渺茫”。他一方面批判“”,云:“相愚及世人,祸及今古;往往愈堕愈深,不知其几。”另一方面深知佛教有助于“治道”,云:“人皆在家为善,安得不世之清泰?”   尽管“”“祸及今古”,但朱元璋认为佛教“古今崇瞻”、“永彰而...

    陈伟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8100887097.html
  • “心经”文句阐幽

    “心经”文句阐幽  沈九成  王无念居士、明居士、李慈铭居士,分别来信中谈到“心经”的译本、注本、名解释、参考资料等问题,兹谨就所知,综合奉答如俊:  从梵本译汉的“心经”,自姚秦迄末,原有十四...即是“心”义。  纵观心经全文,所说:“照见五蕴皆空”、“色不异不异色”,“是诸法”、“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”、“心无里碍”乃至“究竟涅槃”,此等经句,所表所诠者,皆心(五蕴)之义,更...

    沈九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2563774.html
  • 色即是空

      诸法(诸法不异).  这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的第一层意义.  第一层意义旨在破除虚妄.   色亦包括有无真假相对绝对条件形式等等等等.  色以外的受想行识亦复如是.  意思就是你想得到的...空中无行, 空中无识.  非亦了无自性.  非非亦了无自性.  非非亦了无自性.  这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的第二层意义.  第二层意义弥补第一层意义色不异…诸法的断灭相.  所以心经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85353627.html
  • 《心经》与禅

    曾翻来复去地读,读来读去,我还是决定要写,因为人虽有高下,法则皆平等,我与法师虽在世间身份不同,出世间的菩提心却一样湛然。诸法,参禅的人打佛骂祖都作得,我在祖师面前说几句心有所感的话,讨一顿棒喝总...是诸法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是故空中五色,无受想行识。”在短短不到40字中,前面说“色不异不异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”这是1+1=1的公式,而后面又说“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”,成...

    王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5260877.html
  • 从筛法数论看心经

    ”的,但它的相与其它诸法相又不同,心经说它:“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”。这种类似“筛孔”一样的约束式描绘,旨在强调了“”的“”。 “”它有对一切法相的“性”有进行筛选的永恒权力,所以“”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  关于上面这一段,数学界纯数论的研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,中国数学家陈景润用了“无理加权”来解释类似的“”,陈景润当年加权之理尚无寻到。反正,上个世纪的西式逻辑...

    昌迦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21465103.html
  • 宇宙真谛的洞见

    生这一点,得出了"四大皆空"、"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的看法。所以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: 一是"若法无常,即是动,即是"(《大智度论》卷五十二)。这是从诸行无常、诸行无我出发,认为一切色法心法都迁流不住,变动不居,因无实自体,所以为。 二是"因缘生法,是名"(《大智度论》第六)。意思是,世间一切法都由因缘和合而生,则任何一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1848643.html